【服务设施建设】玉林市残联:依托服务设施 加强康复服务

作者:堂牧师 分类:电力设施建设 时间:2023-09-10 阅读:38

玉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以下简称“康复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玉林市残疾人联合会直属的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总建筑面积8066.4平方米,占地面积785.73平方米,2018年2月,康复中心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康复中心大楼交付使用后采取政府主导,市残联管理,公办公营的方式运作,运营成本列入市本级年度预算,每年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预算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依托业务大楼,康复中心设置有培智部、语训部、社区服务办公室和辅具服务办公室等,主要负责为全市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康复技术人才培养、社区康复服务指导、康复信息咨询服务和康复知识宣传等。近年来,在自治区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在玉林市委、市政府和市残联的正确领导下,玉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依托服务设施,加强康复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做法是: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康复服务,注重人才培养。

1

以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为基础,全面完善设施建设

康复中心业务大楼2014年获得中央资金立项,2018年全面启用,能在短短的4年中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离不开自治区残联和玉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大楼项目总投资2116.7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00万元,市本级投入资金1116.74万元。2016年大楼竣工验收后,市残联于2016年、2017年、2020年又向市政府争取二次装修、无障碍改造专项资金共359.24万元,分别用于安装听力测听室、墙体软包、监控系统、办公设备和教学设备仪器采购、无障碍电梯和残疾人车位改造、增加无障碍标识、增设室内盲道等。康复中心大楼内设置有宽敞的集体活动教室、情景教室、感统室、多感官训练室以及30多间各具特色的单训室和功能室,配备有先进的多媒体、检测设备和多种有利于残疾人康复的训练器材及教材,硬件配备达到广西各地市领先水平。

2

以落实康复项目为抓手,着力加强康复服务

(一)以康复项目为主线,不断扩大救助规模,科学高效开展康复教学。康复中心开设有培智部和语训部,面向广西招收听力语类、智力和孤独症类残疾儿童,2018年启用新业务大楼后,不断扩大救助规模,平均每年收训残疾儿童达到100余人次。康复中心2019年4月被评定为自治区级听力言语及智力孤独症类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训练项目开设有集体课,小组课和单训课,儿童入训后由单训老师进行初期评估并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家长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择半天制或全日制。语训部采用医教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学工作,目前开设3个教学班,其中全日制班级1个,亲子班和大龄班为非全日制模式,均严格按照“两教一保”要求配置师资。现有测听室1间,验配室1间,为所有在训听障儿童建立完整的听能管理档案,对幼儿的听能状况进行动态追踪并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通过实施行之有效的训练,康复有效率达到90%以上,约20%的儿童经过康复后已进入普幼及普小就读。2022年获评为广西听力言语康复示范中心创建单位,成为玉林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中坚力量。

(二)以社区服务为基础,康复指导进家庭,康复服务进社区。救助项目完成并不代表残疾儿童彻底完成康复,后期开展社区康复工作,跟踪关注康复持续情况才能保障康复效果得到巩固,2018年以来康复中心一共开展了10余次康复进家庭活动,入户走访指导残疾儿童家庭康复。同时积极推动家长积极参与机构课程,康复中心分别开设家长每周进班,每学期集体听课的特色课程,每月开展家长培训课1次,每次2个小时。通过各种措施与沟通,不断地提高家庭的康复技能水平,保障家庭康复效果。另外还充分利用“全国残疾预防日”“爱耳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全国助残日”等重要节点,长期坚持深入社区向民众发放宣传资料,普及残疾预防、残疾康复知识,2018年以来共深入社区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

展开全文

(三)以辅助器具服务为抓手,延伸服务进基层。2012年9月在康复中心原基础上增挂了“玉林市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牌子,共为全市残疾人安装假肢矫形器1023例,成人助听器552例。其中除自治区配套资金之外,玉林市本级安排了资金358万元,为残疾人安装833例假肢矫形器。2014年,获中国残联赠送辅助器具流动服务车1辆。几年来,辅助器具流动服务车行程累计15000多公里,约为5万人次残疾人开展辅具筛查、验配与配发、回访工作,使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更好地向基层延伸。

3

以人才建设为保障,全面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保障人员经费,稳定人才队伍。在玉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康复中心人员配置充足,师资力量雄厚。康复中心现有事业在编在岗人员16名,其中7人为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人,编外聘用人员47人,在同类单位中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2015年市残联先后制定《玉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公开招聘康复老师、生活老师和后勤人员实施方案》《玉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方案》经政府审定后实施,招聘康复老师、生活老师和后勤人员等共49人,所需人员经费列入市直预算。制定《玉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聘用人员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等有关制度保障工资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二是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康复教师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全部取得教师资格证,大部分都接受过自治区级以上的康复业务培训。中心成立以来,共选派康复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共60余人次,分赴北京、济南、武汉、南宁等地学习先进的康复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其中莫伟婷和邓春焕两位老师分别于2015年、2017年在北京参加“全国中文听觉口语法培训班”并获得结业证书,成为中心的骨干教师。2019年,康复中心教师代表玉林市参加了在南宁举办的 “首届全区听力语言康复教师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团队优胜奖”,各参赛教师也在单项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21年,在玉林市教育局和市残联联合举办的“2021年玉林市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和康复教师优质课比赛”中,有10多名老师获奖,其中3名教师获得了一等奖。

三是积极提供业务技术支持。康复中心还承担着为本市本地区其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培养人才的职责,接收其他定点机构的康复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提高玉林市康复机构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2022年9月初在康复中心承办了“2022年感觉信息处理评估及干预培训班”,有来自全区多个市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共50多名学员参加。

来源 | 玉林市残联

往期回顾

01|关于基层卫生健康服务 10条便民惠民举措来了

02|【我们这五年】地市篇:玉林市残疾人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03|【工作交流】南宁市扎实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 让残疾人活出精彩人生

04|【服务设施建设】灵川县残联:公办民营 工养结合 助推残疾人脱贫致富

长按扫码

微信公众号|广西区残联

我知道你在看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