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旅交会|200多项非遗项目亮相旅交会
央广网昆明11月19日消息(见习记者 魏文青 记者 赵贝贝)11月17日至19日,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以下简称“旅交会”)在云南昆明举行,本届旅交会特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展区,荟聚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云南省16个州市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云南非遗项目有160项,省外非遗项目有107项。
据悉,非遗专题展区共设序馆、六个主题馆(金、木、石、布、茶、陶)以及国内外非遗体验馆,展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120余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非遗展区(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非遗展区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布展。在国内非遗体验馆,舞台上正在演出剑川白曲。剑川白曲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行在剑川、洱源、兰坪、金顶和丽江九河等地,是一种极具特色的白族传统音乐艺术形式。讲解人员告诉记者,《风也可温柔》是剑川白曲,在《去有风的地方》电视剧热播后,剑川县文化馆借此机会推出了白语民谣《风也可温柔》,将淳朴的白族语言与白曲的曲调巧妙融入民谣,受到游客的欢迎,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在“布”主题馆,美丽的彝族服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询问试穿,带着精美的马缨花、山茶花、羊角纹等元素的彝绣更是展示了非遗传承人的高超技艺。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的普玉珍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今年62岁,她从小就学习彝族服饰制作,并通过一双巧手致富,后来不断有人找她拜师学艺,遂成立公司,带领乡亲通过制作、销售彝族服饰一起发展,共同致富。
展开全文
游客体验非遗服饰(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茶”主题馆清香四溢,包括云南6个项目(普洱贡茶制作技艺、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白族三道茶)在内的20余项茶相关非遗项目在现场展出。据悉,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于202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市民饮茶(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展馆现场除6个主题展区外,还有来自波兰、乌克兰、意大利、泰国、缅甸等国和北京、四川、海南、辽宁等地区的多项富有趣味的非遗项目供游客现场体验,让游客们亲身感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文化瑰宝。
据悉,云南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6项,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体验非遗技艺、探寻非遗味道、观看非遗展演已经成为游客出行“打卡”的选择。为了实现“非遗+旅游”的有效链接,助推文旅市场全要素升级,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动“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并通过打造“非遗主题公园”“非遗主题小镇”“非遗主题街区”等方式,将多个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和传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云南紧抓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实现了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走出了适合云南旅游发展的“非遗+”路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