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短跑猝死家长质疑学校施救不力,怼家长不会让校园更安全

作者:堂牧师 分类:电力设施建设 时间:2023-11-05 阅读:54

文|杜虎

7岁女童体育课短跑后倒地不起,体育老师9分钟后做CPR,女童最终猝死在校内。近日,发生在辽宁抚顺的这一悲剧,引发了一轮关于校园急救的讨论。

事发于抚顺市望花区逸夫小学,不幸去世的小女孩叫朵朵,二年级学生。据其父亲周先生称,朵朵和同学们未进行热身活动,就进行了50米短跑测试,体育老师看到朵朵倒地后,过了9分钟才对朵朵进行心肺复苏。校医当时不在学校,有老师拨打急救电话,但还是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

这么一看,学校似乎要负很大的责任。值得一提的是,周先生一家并无到学校闹事的行为,双方的沟通较为正常,两下都比较克制。周先生拒绝了校方赔偿10万元的解决方案,双方都愿意走司法程序解决此事,由法院确定赔偿责任。这是理智的做法。

女童短跑猝死家长质疑学校施救不力,怼家长不会让校园更安全

资料图,图文无关

反倒是舆论场上的情绪有些剑走偏锋。有人指责学校施救不力,缺乏基本的急救知识,断送了这么年幼的生命。有人则谴责家长,“把学校闹到死的地步”。还有的网友认为,朵朵身体太弱,只是跑50米就发生状况,是她身体有问题,动不动怪学校,“以后体育课还上不上?体育课还跑不跑步?”

这些声音都体现出明显的“网络判官”思维,认为朵朵的死,要么怪学校,要么怪自己。不管站哪一边,这些简单结论建立之前提,都有一种绝对的意味,即要么认为,只要学校尽职尽责、应对得力,朵朵就不会死;要么则认为,班主任和体育老师,都不是专职医生,没有能力应对这么紧急的情况,如果这也要苛责,怎么不让所有老师去考医生执照?

这类的推理,简单明了,但忽视了现场的复杂性。因为目前呈现的信息有限,从事后反推,谁也不好说,如果朵朵倒地那一刻起,就有人工施救,会不会把人救回来。因此,将朵朵的死,简单归因于她可能的基础病因,或者学校的急救漏洞,意义不大。理性一点讲,人们讨论此事,其实讨论的是,如果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学校有没有更好的应对方式?若改善某些动作和环节,孩子的命是不是有可能救回来?

结合目前的信息,不可否认,朵朵的死,哪怕撇除基础病因素,仍暴露出学校的急救存在缺陷。

专职校医无疑应该是施救的第一责任人,但当时不在学校,这就有疑问:校医不在学校时,学校的急救体系是不是就出现真空了?有人会说,即使校医在,赶过去也可能要时间,也会耽误。这个说法类似诡辩,而校医不在校或校医可能没有急救员资质的隐患,对所有学生都不算好消息。

展开全文

女童短跑猝死家长质疑学校施救不力,怼家长不会让校园更安全

资料图,图文无关

朵朵家长指责朵朵倒地后9分钟,才有体育老师施救,然后老师的说法是一开始朵朵还有呼吸。一个合格的现场急救包括,朵朵倒地后就要展开探查脉搏、密切监视,若没有脉搏则要赶紧进行人工心肺复苏,以及AED急救等,这些必要的救治动作有没有,是厘清在场老师和学校责任的关键。

但也要注意,老师毕竟不是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孩子跑步突然晕倒的原因很多,倒地后若还有呼吸,一般人确实不会往最严重的方向想。若情况在瞬间急转直下,人一时手忙脚乱,或者大脑一片空白,反应慢半拍,延误救治时机,也是有可能的事。这种慌乱,如何通过日常的急救培训和强化训练来克服,或者说,如何确保一个普通人在危急关头,做出最正确的应对,是比单纯的谴责,更有意义的讨论方向。

当下最值得期待的态度和做法,是学校亡羊补牢,从这个悲剧事故倒推校园急救保障。比如确保校医的常备机制,尤其关键的是,对体育老师或班主任这两类岗位强化急救培训,同时在校园里配备AED设施,防止类似情况重演。

关于老师的急救培训,不管是医院急诊科还是社会专业人士,都会很热心地向学校提供。校园配备AED需要一些资金,但也有公益渠道帮助。说白了,如果从朵朵意外死亡上,看到校园急救制度不足,就事论事地探讨急救的每个步骤和细节,堵住可能的漏洞,相应的视野就会打开,建设性措施就能跟上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