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那年修订的)

作者:堂牧师 分类:电力安全 时间:2024-06-20 阅读:27

您好 第一条 为了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确保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规范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根据国家及电力行业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系统的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电力安全工器具”系指为防止触电灼伤坠落摔跌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

1,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器具的管理,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 确保安全生产工器具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规范我公司安全生产工器具的购 置,验收,试验,保管使用及报废等环节的管理,依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 及其它有关规定,特制定安全生产工器具管理制度2,对公司安全生产工器具的配备,保管及检查。

电力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必须检查的内容是外观检查一外观检查包括安全工器具使用前的外观检查应包括绝缘部分有无裂纹老化绝缘层脱落严重伤痕,固定联接部分有无松动锈蚀断裂等现象如安全帽安全带等,检查方法应在包含在相关管理制度中经外观检查发现有断裂变形或试验不合格的,应立即。

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那年修订的)

6安全带不按规定使用系的松垮随意,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7安全帽内胆大小调节不当不系帽带或系的不够紧,工作中容易歪斜掉落8手钳等工具使用前不检查绝缘部位是否完好,使用时手握在裸露的金属部位,容易造成作业人员的触电事故总之,安全工器具是每个电力职工的切身保镖忠实的安全员和生命。

国家规定的型式试验电力安全工器具使用前,应检查确认绝缘部分无裂纹,无老化无绝缘层脱落无严重伤痕等现象以及固定连接部分无松动无锈蚀无断裂等现象对其绝缘部分的外观有疑问时应经绝缘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一安全工器具的保管安全工器具宜存放在15~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0%以下干燥通风。

本书是为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确保电力安全工器具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而制定的规定包括总则管理职责购置及验收试验及检验检查及使用保管及存放报废附则附录旨在规范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

正确规范地检查使用保管安全工具器,直接关系到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电力安全工器具检查使用与保管根据电力安全生产的特点,依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要求,介绍了工器具的分类组成保管,在工作现场。

安全帽绝缘靴手套工作服等保护工具验电杆,验电笔接地线等施工用具安全带围栏,标示牌等警示用具提示牌警示牌警告牌等安全制度工作票操作票等 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的要求使用,就是说在“正确使用电力安全工器具” 电力安全工器具分为个体防护。

2绝缘鞋和绝缘靴半年一次,绝缘杆一年一电气安全管理规定3绝缘鞋和绝缘靴工频耐压试验半年一次,绝缘杆工频耐压试验一年一次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缘工器具试验机是按照国家电力公司关于颁发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绝缘工器具试验机,是按照国家电力公司关于颁发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

安全规程事故通报等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制定有真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对所内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又结合安全性平价工作和春秋检工作对全乡的高低压线路进行详细的巡查,在大风大雨过后进行了特巡,发现事故及时消除,又加强安全工器具管理,建立安全工器具档案出入库帐,安全工器具定置存放,规范。

不同的安全工器具,试验周期也是不一样的,具体周期如下1绝缘棒高低压接地棒,电压等级610kV,试验周期是每4年1次2电压等级35154kV,试验周期是每年1次3电压等级220kV,试验周期是每4年1次4令克棒试验周期为每1年1次拓展知识安全工器具通常专指电力安全工器具,是。

从根本上保证生产安全,才能杜绝事故的发生二 加强安全工器具的管理与检查使用在电力生产中,工作人员经常使用各种安全电气工具,常用的安全工器具有绝缘杆绝缘夹钳携带型验电器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携带型接地线遮栏标示牌安全帽安全带等,这些工器具不仅对完成工作任务起一定的。

1安全工器具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 11安全工器具定期试验的意识较为淡薄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各种安全工器具的 试验周期而生产一线有些职工则认为安全工器具试验反而不好,会造成机械损伤,部分基层领导则认力安全工器具试验工作对安全生产影响不大,认为其会增加生产成本,还因试验时间给工作。

问题一电力安全工器具都有哪些 这很多自身防护用具安全帽绝缘靴手套工作服等保护工具验电杆,验电笔接地线等施工用具安全带围栏,标示牌等警示用具提示牌警示牌警告牌等安全制度工作票操作票等问题二电力安全工具都有哪些 这很多自身防护用具安全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