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的构成(防雷装置的构成及制作要求施工现场的防雷装置一般由)

作者:堂牧师 分类:防雷装置 时间:2024-06-06 阅读:29

1、防雷装置是指为了防止雷击而设置的一组电气设备和材料组成的系统,它是电设备及建筑物的重要安全设备防雷装置的组成主要包括接地装置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等第一,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指铜杆基础接地接地网等电气设备,用来保护建筑物及其设备免遭雷电侵袭接地装置的作用是将设备或结构物与。

2、防雷装置由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外部防雷装置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内部防雷装置由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装置屏蔽合理布线浪涌保护器等组成接地装置指的是埋入地内07米以下的接地极组,是导雷入地的散流极若人为设置专门打入的称人工接地体接闪器接闪器指。

3、1避雷针,实际上标准名称为 “接闪器”2避雷下引线,一般由扁钢40X4mm,或不小于16mm2以上的铜缆 3接地极 通过接闪器将直击雷引导到接闪器上,通过下引线将雷电经接地极导入大地。

4、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限制防雷装置对地电压不致过高除独立避雷针外,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防雷接地装置可以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1避雷针 避雷针一般用镀锌圆钢或镀锌焊接钢管制成它通常安装在构架支柱或建筑物上,其下端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焊接。

5、将雷电电流从接闪器引至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的要求3接地装置它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释放雷电流,以限制防雷装置对大地的电压过高除独立避雷针外,防雷接地装置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6、3 避雷线和避雷带避雷线连接避雷针和接地装置,起到传递雷电电流的作用而避雷带则是安装在建筑物外墙或屋顶上的导体,可以将雷电电流从避雷针延伸至接地装置,形成一个保护网络,保护整个建筑物的安全综上所述,防雷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共同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体系,以防止雷电对建筑物和电气。

7、减小建筑物内部的雷电流及其电磁效应,如采用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装设电涌保护器SPD等措施,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可能造成的危害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SPD及其他连接导体防雷分类 1 第一类制造储存火工品等,因火花引起爆炸,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具有0。

8、避雷针,引下线,接地体避雷针主要是接收雷电的能量,引下线是将雷电电流引下给接地体接地体是将有害的雷电电流向大地散布开。

9、2010中规定,防雷装置主要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一外部防雷装置 外部防雷装置是用来做直击雷防护的设施,主要有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其中接闪器是拦截雷电闪击的导体,通常情况下有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等四种形式,建构筑物自身。

防雷装置的构成(防雷装置的构成及制作要求施工现场的防雷装置一般由)

10、答案ABC 本题考核的是防雷保护装置的组成防雷保护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引下线指的是由接闪器导雷引入大地构成路径的导体,主要有明敷于建筑物表面由上而下的圆钢扁钢裸导线等构成的避雷引下线,还有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立柱中的一对钢筋作引下线。

11、四种避雷装置有1接闪器即避雷带避雷针2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3建筑物等电位连接4接地装置简介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接闪器位于防雷装置的顶部,其作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承接直击雷放电除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

12、管型避雷器主要由外部放电间隙内部放电间隙和内弧管三部分组成外部放电间隙的作用是将避雷器与线路电压隔离内部放电间隙位于消弧管内,由棒形电极和环形电极构成,也称消弧间隙,它决定放电电压的大小当线路遭受雷击时,在强电场作用下,两个放电间隙相继击穿,雷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此时间隙被。

13、管型避雷器一共是由三部分组成的,由产气管道内部间隙 外部间隙这三部分 然后当线路遭受雷击时,在强电场作用下,两个放电间隙相继击穿,雷击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此时,间隙电离成导体,大值工频短路电流也通过内外间隙,形成强电弧电弧的高温会分解管内壁产气物质中的大量气体此时,管内。

14、防雷的三级保护一般是总配电安装第一级避雷器,选择相对通流容量大的SPD80KA~160KA视情况而定,然后在下属的区域配电箱处安装第二级避雷器10KA~40KA,最后在设备前端安装第三级信号避雷器安装SPD避雷器要求安装处就近有接地扁铁,以便于雷电波通过避雷器时能够迅速泄放需要接地电阻达到1欧姆。

15、产气管由纤维有机玻璃或塑料等制成,其内部间隙装在产气管内,一个电极为棒形,另一个棒极为环形,外部间隙装在管式避雷器与带电的线路之间当输电线路遭到雷击或发生感应雷时,大气过电压使管式避雷器的内部间隙和外部间隙击穿,强大的雷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但随之而来的是电力系统的工频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