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丨中美经贸向好发展迎来新契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中美元首会晤、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已经落下帷幕。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应成为稳定中美关系的新起点,期待中美双方继续汇聚相向而行的力量,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升稳定性。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以此次中美元首会晤为契机,合力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向好发展将是大趋势。
中美经贸互动将迎“小阳春”
“从近十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看,中美贸易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密指出,中国对美出口在2018年之前基本保持上升态势,2018年短暂下降后又于2020年因美国经济复苏而回升,但该增长势头因地缘政治和供应链波动的影响而受到抑制。美国对华出口在2018年以前相对平稳,2019-2020年因贸易摩擦而出现波谷,随后有所回升。这反映出加征关税对中美贸易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而淡化,中美贸易进入到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水平。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美仍然互为重要的贸易对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马盈盈认为,2018年以来,从“脱钩断链论”到“去风险论”再到近段时间的频繁互动,说明“脱钩”对美国经济是灾难性的,不切实际。在经贸领域开展互利合作,符合双边和世界利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助理、副研究员孙立鹏说,中美经贸互动会有一轮“小阳春”,但要谨慎乐观。中美经贸关系的变化趋势取决于中美关系大环境。未来中美在经贸合作领域可能会多一些,但是不会改变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大趋势。
周密指出,当前中美跨太平洋的物流体系明显弱于美欧的跨大西洋物流体系,这可能对中美贸易合作的深化构成限制。此外,贸易与投资在中美贸易结构性变化中如何互动值得关注,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能否续签也将影响科技教育交流和经贸关系发展的预期。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对地缘政治冲突的态度持续调整会增加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原油、粮食和化肥这三大地缘政治的重要的相关领域。在金融领域如何防范新风险的外溢,以及在全球治理领域如何围绕关键议题展开竞争与合作,都是与中美贸易发展态势息息相关且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展开全文
“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美国对华关税及其豁免措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跨境电商发展、高技术贸易限制等方面的变化。”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江苏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远鹏表示。
在马盈盈看来,未来要重点关注计算机等高科技行业劳动密集型环节的过度过快外移以及可能带动的上游研发、设计等环节的外移,这将削弱技术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带来的创新,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潜力。
中美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具备世界上最大的各种工业产品的产能,产品价廉物美;美国在高技术产品与服务、农产品上占有优势,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张远鹏认为,中美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降低物价,特别是减缓目前美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加民众福祉。未来中美可以在成熟技术产品,特别是消费品领域继续合作,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领域扩大合作,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打击毒品、金融监管、网络经济信息安全、国际税收、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等领域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在高技术领域的规则与治理领域也有合作机会。
马盈盈指出,中美在经贸领域依然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美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利益相互交融。中国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具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而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拥有最顶尖的技术。中美加强合作,对于双方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在农业、金融、人工智能、科技、绿色经济等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
周密表示,中美合作的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传统的农产品深加工以及创新应用以外,在气候变化的应对上,中美有着广泛的共同目标和能力,在产品制造、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以及围绕制造的金融、供应链领域都有开展相互协同的条件,如果能够加强合作的话,将会扩大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相关流程和标准、规则的制定,这对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非常重要。
加强中美宏观政策沟通、协调
未来如何加强中美宏观政策的协调?张远鹏表示,中美宏观政策调控都是根据各自国家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而有针对性地展开的,两国可以加强沟通,增加透明度,触发预期,增强互信,在增加金融稳定性、保持合适的流动性,加强金融监管,税收征收政策、税收信息等方面加强合作。
马盈盈认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要秉持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宏观政策协调上,要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双方关切,在双方利益共同点上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中美国情有着很大差异,在政策制定的目标方式、效果评估、外溢影响上都有很多不同。”周密指出,中国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不仅仅是考虑自身的发展,还考虑到跟中国合作的国家,而美国更关注自身的发展利益。所以,在协调宏观政策的时候,应该建立透明的交流制度。
“中美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应该加强中美宏观政策沟通、协调,为全球经济金融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孙立鹏说。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智库观点丨张军扩: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巨大
●焦点丨民营经济发展呈现边际改善态势
●经济地理丨全速冲刺四季度,谁将成为增长“黑马”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