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非正式会晤 为什么是斐洛里?有什么来头?

作者:堂牧师 分类:防雷装置 时间:2023-11-18 阅读:26

中美元首非正式会晤 为什么是斐洛里?有什么来头?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方冬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元首会晤吸引全球目光,同时,一个让读者比较陌生的名字也引发关注——斐洛里庄园。为何会选择庄园而非正式会晤?斐洛里有什么来头?

特别安排

严格来说,此次中美元首会晤的斐洛里庄园并不在旧金山市,而是属于加州的另一个城市伍德赛德。有媒体分析认为,这样的特别安排传递出了一个信息,即此次中美元首会晤并不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一个“配套双边活动”或“场边会谈”,而是一个单独的、正式的、非常重要的元首会晤。

如此重要的元首会晤为何选择“庄园会晤”这种形式?实际上,“庄园会晤”有别于正式访问的会晤形式,带有官方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更有轻松、私人的氛围,一直以来都是美国外交规格最高形式之一。

在中美两国长期的交往中,“庄园外交”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此前,习近平主席曾应邀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特朗普举行过“庄园会晤”。那两次庄园会晤分别选在了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和佛州海湖庄园。

百年历史

此次元首会晤选择斐洛里庄园也是颇具心思。

斐洛里庄园被誉为“北美十大绝美花园”之一。据中国新闻网援引《旧金山纪事报》报道,1915-1917年,“帝国金矿”业主威廉·伯恩二世夫妇邀请美国天才建筑大师威利斯·波克设计建造了这座庄园。

庄园面积将近265公顷(约4000亩)。园中不仅建有乔治亚复兴风格的豪宅、多个英国文艺复兴式花园,还种植了150多个品种的玫瑰,甚至还有一个占地2.8公顷的果园。可谓风光旖旎、秀丽宜人。至今这里每年都会吸引超过30万名游客。

展开全文

斐洛里令人惊叹建筑风格也吸引了不少影视剧组的目光。沃伦·比蒂主演的《天堂可以等待》、大卫·芬奇的惊悚片《游戏》都曾在此取景拍摄。真正让这座庄园轰动全美的是在1981年,当时一部名为《王朝》的新肥皂剧在那里拍摄了三集的试播,让人们真切感受到这座庄园的奢华与魅力。

至于斐洛里(Filoli)这个名字更是充满妙思。它源于伯恩二世遵循的人生格言:“Fight-Love-Live——to fight for a just cause; to love your fellow man; to live a good life(为正义而奋斗,爱你的同胞,并享受美好生活)。”他把三个英文单词Fight、Love、Live的前两个字母连起来,就成了“斐洛里(Filoli)”。

中国渊源

值得一提的是,斐洛里庄园与中国的渊源颇深。建筑风格上多有中国建筑的身影。例如,其主屋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外墙为白色,屋顶为红色,特别是屋顶的红瓦,既融合了英国乡村风格和加州原生风格,也受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

此外,庄园内藏品还包含两座中国的陶像——嫦娥和后羿。花园内还种植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花卉和植物,如牡丹、竹子等。

正是在这样带有“中西交融”风格的庄园内,中美元首宴会后在斐洛里庄园散步交谈。

这一幕,似曾相识: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中南海“瀛台夜话”,促成27项重要成果清单;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散步。特朗普当时承诺,要与中方合作使“美中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这一幕,既为世界所熟悉,更为世界所期待。

正如CNN报道援引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公共事务和历史教授杰雷米·苏里(Jeremi Suri)的话那样,“这样的地方不仅让他们远离媒体,还让他们远离许多其他冲突的事情。他们很可能会开始信任对方,并更好地沟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