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俄弃权,中方带头投同意票,决议顺利通过,首批燃料进入加沙

作者:堂牧师 分类:通信电源 时间:2023-11-16 阅读:20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联合国安理会已进行多次投票表决,不是美英为首的国家反对,就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不同意,最终导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有关巴以冲突停火或人道暂停的决议,一个都没能在安理会通过。终于,事情在15日迎来转机,美英俄这次没再投反对票,纷纷选择弃权,中方则带头投下同意票,决议顺利通过。很快,一个好消息传来,首批燃料已进入加沙。

美英俄弃权,中方带头投同意票,决议顺利通过,首批燃料进入加沙

据环球网报道,此次决议由欧洲小国马耳他提出,起初不少人都以为,这次投票表决会像之前一样以失败告终。然而等真正进入投票环节,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意料,之前争执不下的美英俄选择弃权,作为此次会议的主持国,中国则跟法国、日本在内的12个国家投下同意票。按照安理会投票规则,只要五常不反对,且拿到9张同意票,决议就算通过。因此,马耳他决议获得通过,成为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安理会首个通过的有关巴以冲突的决议。

决议通过了,但事情还没结束,比如五常的行为很“反常”。首当其冲的是中国,在之前的多项投票表决中,中国跟俄罗斯大都采取同一立场,要么都同意,要么都反对。但此次两国却做出截然不同的决定,不禁让人好奇。其实,也没什么好奇的,马耳他的决议确实有利于缓和巴以冲突,加之中国如今是安理会轮值主席国,自然得起到表率作用,投下同意票实属正常。

美英俄弃权,中方带头投同意票,决议顺利通过,首批燃料进入加沙

跟着是法国,事实上法国的态度一直很暧昧。一方面,法国身为西方国家,很多时候必须跟美英站在一起。另一方面,法国又不太认同以色列在加沙的一些做法,尤其是其肆意轰炸民用设施导致平民伤亡。故而,在前面的多项投票表决中,法国的态度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反复横跳”。既然是横跳,法国投同意票也在情理之中。

展开全文

最后就是俄英美,俄罗斯的弃权理由很简单,决议与俄诉求不符。一直以来,俄罗斯在巴以冲突上的诉求都是必须“立即停火”,马耳他的决议只是简单地强调“暂停冲突”,明显有悖于俄罗斯诉求,不过俄罗斯又不能公然投反对票,毕竟决议还是有很多积极内容的,于是弃权成为最好的选择。至于英美,考虑到英国很多时候跟美国不分彼此,接下来就只分析美国的行为。

美英俄弃权,中方带头投同意票,决议顺利通过,首批燃料进入加沙

美驻联合国大使表示,之所以不支持马耳他的决议,是因为该决议没有点名批评哈马斯。美大使的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这不是美国弃权的全部理由,有分析认为或许还跟以色列近期的做法和巴以冲突局势演变有关。

美国是以色列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后者能在加沙肆无忌惮发起进攻,除了其自身实力过硬外,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有美国替其挡住国际压力,尤其是来自安理会的压力。但以色列又是怎样回报的呢,不但继续道德绑架,还瞒着美国攻击医院在内的民用目标。近日白宫就表示,以军攻占希法医院完全是自行决定,他们并不知情。

另外,巴以冲突造成的伤亡太大了,截止到15日下午,死亡人数已经增加至1.28万。而这些人,很多都亡于以军军事行动,导致偏袒以色列的美国承受着巨大国际压力。一边是以色列不听话,另一边是加沙伤亡不断扩大,加上马耳他的决议对以色列影响不大,美国弃权也说得过去。

美英俄弃权,中方带头投同意票,决议顺利通过,首批燃料进入加沙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决议通过了,但也存在不足。一方面,措辞过于弱化。没有提到“立即停火”也就罢了,关键是“人道暂停”用的描述词也是经过弱化的呼吁,而非要求。另一方面,人道暂停涉及区域仅限于加沙北部特定区域。换句话说,除此之外的地区冲突依旧会进行。

当然,不足归不足,但不能就此忽视决议的积极作用,至少今后国际人道物资能够进入特定地区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决议通过之际加沙就传来好消息,首批燃料已进入该地区。可见,只要各方继续努力,还是能推动局势缓和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