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移风易俗绘新貌 文明新风拂面来
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14日电(穆选选)“过去大家攀比成风,谁家的围墙高一点都觉得不自在,非要比他们家的更高更阔气才行,通过近几年乡村文明不断地治理,大家已经摒弃了很多陋习,如今很多文明好习惯正在逐渐养成。”和什力克乡副乡长苏金权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库尔勒市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大力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让文明新风吹进了农家院,整体乡风乡貌村容村貌有了一个很大的改观,位于和什力克乡的柳林村就是一个生动的典型。
零污染:让他三米又何妨
立冬刚过的柳林村,芦花飘荡,黄牛反刍,一幅悠然闲适的深秋景象,在离村委会不远的“石榴籽小广场”上,几位老人正坐在大柳树下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门前是流水潺潺的孔雀河,旁边是枝叶依旧鲜绿的大柳树,每个人脸上都泛出幸福的微笑。谁又能想到,就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脏乱差的休闲“禁区”。
柳林村靠近孔雀河下游,沿河而居的村民家门口就是河岸,由于房屋和庭院没有统一规划,很多家庭就在河岸堆放杂物,甚至乱扔垃圾,长此以往,不仅人居环境脏乱无序,而且垃圾还污染河水。
今年春季,村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顽疾”,于是挨家挨户地做工作,就在大家互相观望、屡次推脱的时候,农民党员李永兵站了出来,第一个同意环境治理计划,大家继续做工作,直到沿河的16户村民全部同意,每家让出3-5米河岸,在李永兵的带动下,大家开始动手清理门前杂物垃圾,按照统一标准修砌院墙,美化庭院,平整门前路面,没过多久,一条长约900米,宽3-5米的沿河木栈道修成了。
“环境变好了,连亲戚都喜欢到我们家来串门了。”李永兵的妻子白玉娥笑着说。为了保障安全,专门修了护栏,茶余饭后,大家喜欢走出家门沿着河边散步,老人闲谈,小孩嬉戏,怡然自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不同以往。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流传已久,始终温暖人心,如今和什力克乡的柳林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动人故事,成为村民津津乐道的一桩美谈。
展开全文
零彩礼:我的幸福我做主
年轻人相恋结婚,是一件人生的大喜事,可很多地方近年来却因为节节攀升的“彩礼”,让喜事成为很多家庭的头疼事。柳林村的黄兰却毅然走出世俗偏见的桎梏,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零彩礼”嫁给了优秀青年小伙王靖宇,并与丈夫商议抛却那些繁文缛节,婚事简办。
黄兰的决定深受父母的赞同和支持,母亲程万琼说:“要再高的彩礼也不会让父母觉得有多么风光,反而是女儿找到一个可靠的好归宿才最重要。”
今年九月,两位新人牵手走进婚姻殿堂。按照婚礼风俗,婚礼现场新娘“改口”喊过“爸妈”之后,公公婆婆要给“改口费”,一般都是一万零一元,寓意“万里挑一”,黄兰考告诉王靖宇,当天红包里只放六千元。对此程万琼也是也是十分赞同女儿的做法,他语重心长的告诉黄兰:“咱们没那么多讲究,只要你俩能开开心心的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强!”
“零彩礼”的做法在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尽管有个别的“小议论”,但是绝大多数村民都暗暗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村妇联主席陈春荣说:“以前大家老是比谁的彩礼高,比来比去只会增加家庭负担,甚至还会伤害两家感情,程万琼一家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和什力克乡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黄金子说:“自从在乡里召开了库尔勒市“文明新风进万家 六大习惯贵养成”现场会之后,很多村民深受触动,互相攀比、乱说闲话、为了面子铺张浪费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倡导婚事简办、拒绝高价婚礼、勤俭节约、互帮互助的人越来越多。”
零距离:守望相助一家亲
孔雀河一路向西绵延流淌,到了和什力克乡横穿而过,滋养着生活在两岸的各族群众。柳林村和库勒村刚好位于孔雀河的两岸,不同民族世代比邻而居,孔雀河不仅没有隔开各族群众交往交流的脚步和守望相助的感情,反而因为“同饮一河水”谱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故事。
和什力克乡副乡长、柳林村党支部书记苏金权是土生土长的柳林村人,在他的记忆中,两个村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不管是艰难困苦的旧岁月,还是蒸蒸日上的新时代,大家都交往频繁,守望相助,可谓“世交”。
近年来,和什力克乡党委按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发出倡议,柳林村和库勒村的群众相互成对儿结亲,逢年过节相互走动亲切交流,在说说笑笑、唱唱跳跳中又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如今,端午节一起包粽子、中秋节一起吃月饼、冬至一起包饺子已经成为柳林村和库勒村生活中的三件大事。
“我们村的李永兵和库勒村的吾甫尔·巴吾东两家交往由来已久,李永兵帮助吾甫尔·巴吾东清理整治庭院,种植蔬菜发展庭院经济,吾甫尔·巴吾东帮助李永兵搭葡萄架,他的大儿子伊孜哈尔·吾甫尔有空就到李永兵家坐坐,询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还有蔡进均和喀依尔·吾甫尔,两家人也是来往频繁,你到我家吃馓子,我到你家包饺子......”柳林村第一书记史志恒说起民族团结的故事总是如数家珍。
“发生在柳林村的故事,只是近年来我们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倡导现代文明新风的一个缩影,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推动农村德治水平提升,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实现库尔勒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科干部吕世箴说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