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豚之悲:内河迷失再现,“我们的救援比上次更好了吗?”
中华白海豚,“水上大熊猫”。
11月13日,下午4时。广州市海珠区太古仓的游艇码头,一位餐厅店员注意到,江边漂浮的一片白。
“看到江面漂着一头海豚尸体。”下午4时41分左右,店员拍摄了一张照片——游艇码头边上,一只死亡的白海豚,喙微张着,随水波漂流。
这成为了截至目前,这头误入广州内河超过一周的“迷失白海豚”的最后影像。
当晚,广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接到“疑似白海豚尸体”的市民消息。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应急处置小组抵达现场,组织两艘执法快艇对游艇码头上下游水域进行搜寻,暂未发现中华白海豚尸体。
这不是第一头误入内河的白海豚。2017年2月,误入江门台山内河的一头白海豚死亡。2019年8月,江门台山端芬镇内河一头白海豚,经多日救护未能成功返回大海,最终死亡。2021年3月21日,曾发现白海豚出没于广西梧州江面上,最终死亡。2022年9月,在广州流溪河白云段,一头白海豚也现身内河。
死亡的意义在于思考。“反观这些年在珠江口内河流域,所有死亡的白海豚案例,然后想一想:我们这一次的救援,有比上一次做得更好吗?”
2023年11月8日下午,出现在广州石井河段的白海豚。
“迷失白海豚”
在广州内河游弋超过一周
11月6日上午。
有网友发布一条视频。在靠近广州珠江大桥西桥下方,一头白海豚数次浮出江面。
这是这一头中华白海豚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当天上午,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赶到现场,但江面上已无白海豚的踪迹。
展开全文
11月7日傍晚。
这头中华白海豚出现在了广州增埗河内,市民纷纷围观。而增埗河所在方向是珠江上游。截至23时左右,它依然在河涌里未有离开迹象。现场街坊回忆,中华白海豚出现在此至少有六个小时。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陈希在现场判断,这头中华白海豚属于老年个体,但换气频率不高,在水下憋气的时间较长,说明该个体的活力相对正常。
11月7日晚,白海豚出现在增埗河段。
11月8日凌晨。
涨潮后的珠江,水位升高,白海豚已暂时游出珠江增埗河水域,但仍在广州内河区域——这已经是它连续3天游弋在广州市城区西部内河:石井河、增埗河段,未有主动退回珠江口的迹象。
实施捕捞救助计划的准备已经做好,渔网等设备都已齐全,有渔政船用引导的方式试图让海豚往水浅的区域游去。但一直到晚上6时,海豚仍未游至计划的捕捞救援水域。“理想的实施河段是海豚7日主要活动的增埗河段,该处水较浅。”陈希介绍。
11月8日下午,白海豚出现在石井河段。
11月9日晚。
有市民再次拍摄到了这头白海豚,它出现在金沙洲大桥下的周边江面。
11月10日中午。
白海豚再次出现在金沙洲大桥下的珠江江面。此处江面水深,靠近广州白云区儿童公园,多艘职能部门船只,在金沙洲对出江面跟踪。10日傍晚前后,白海豚未再在金沙洲水域现身。
在最近一次近距离观测中,有专家发现该中华白海豚体表可见明显褐色斑块,健康状况较差,已预测本次误入珠江内河水域的中华白海豚死亡风险极高。
此后几日,白海豚再无踪迹。
11月7日傍晚,广州市西湾路增埗河桥面,市民围观白海豚。
11月13日下午4时。
广州市海珠区太古仓的游艇码头,一位餐厅店员注意到,江边漂浮的一片白。
“看到江面漂着一头海豚尸体。”下午4时41分左右,店员拍摄了一张照片——游艇码头边上,一头死亡的白海豚,喙微张着,随水波漂流。
这成为了截至目前,这头误入内河超过一周的“迷失白海豚”的最后影像。
店员回忆,下午5时左右,该海豚遗体又沿着珠江往鹤洞大桥方向漂走。当晚,广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接到“疑似白海豚尸体”的市民消息。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应急处置小组抵达现场,组织两艘执法快艇对游艇码头上下游水域进行搜寻,暂未发现中华白海豚尸体。
自11月6日有市民发现有白海豚误入珠江市区水域以来,它在珠江内河游弋超过8天,应急处置小组几次组织打捞救助,均未成功。
疑似中华白海豚尸体。网传图片
“迷失白海豚”
此次救护比以前做得更好了吗?
“如果市民拍到的这头死亡白海豚,就是误入广州内河的那一头,那么我猜测死亡原因,最主要就是离开栖息地太久了。”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科学总监、小种群中华白海豚保育研究者郑锐强直言,海豚在浅水区长时间受渗透压影响,很难维持基本生理条件。救护的黄金时间是一周左右。如果超一周未干预,在淡水环境下基本会死亡。
参与白海豚救护超过十年,郑锐强看来,是不是同一头,其实不难确认,但意义已经不大。“如果有清晰的照片,观察海豚背鳍就可以比对。但就算是同一头,我觉得对于大家而言,心里都会有些不舒服,但这已经没有意义了。”
死亡的意义在于思考。“反观这些年在珠江口内河流域,所有死亡白海豚案例,然后想一想:我们这一次的救援,有比以前或者上一次做得更好吗?”
11月8日下午,白海豚出现在石井河段。
“不怕失败,但更希望看到整个救援过程的努力”
“不怕失败,但更希望看到整个救援过程的努力”
南都:在白海豚的救援上,还有哪些“该补的课”?
郑锐强:如今的信息响应速度是非常快的。以前的互联网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可能要打电话去报警,然后联系到渔政部门和专家,再赶往现场。如今信息上网速度快,市民随手拍到的内河白海豚,马上就能产生大规模信息传播,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展开救援。
所以现在最大的挑战,并不在于救援网络的响应速度,而在于响应之后的决策。
在白海豚的救护网络搭建上,如果我们搭建了完善的救护网络,应该可以快速找到并启动不同角色,比如救护网络的联系人、媒体的说明人、现场救护的协调人,这三个人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这应该是一个在第一时间就能启动的网络,并能在最大程度上统筹来自各个渠道、各个方面的最新信息,市民的、专家的、相关机构的,拥有“一个人发线索,所有人都能收到”的信息传递机制。而不是只有媒体在做这件事。我们期待更广泛的参与。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救护网络,基本都是政府或研究机构主导的,作为一个普通公众,我们很难清晰了解到在白海豚在一次救援的全过程中,背后的不同环节决策都是怎样确定的。
现场救护的方案是怎样的?对于救护的评估情况如何?什么时候救?怎么救?有没有标准流程?除了更科学、更交互的网络,我也想强调一个更为透明的信息公开机制。
信息透明,在关乎一个生命的生跟死的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某种程度上这是对于整个救护网络的专业性、公信力的挑战。
跟公众沟通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针对公众的保护教育过程,让公众能够参与保护的过程。相反,则会错失一次跟公众很好的沟通机会。毕竟整个珠江口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白海豚种群,能救活一头,他背后的作用比我们做很多年的研究可能都来得更值一点。所以是非常可惜的。
而这样一个白海豚救护网络的搭建,我们并不需要“从零开始”,相关研究机构其实已经走在前面很多年了,完全具备参考价值。而对于失败的结果,我想公众不怕接受失败,但我们更希望看到整个救援过程中的努力。
当被问到“有没有做得更好一点”时,我们应该要能回答,能应对。
11月8日下午,白海豚出现在石井河段。
“死亡案例,应该给今天的救援以经验,以希望”
“死亡案例,应该给今天的救援以经验,以希望”
南都:连年都有海豚误入内河,但成功救助的比例很小?
郑锐强:按照以往白海豚误入珠江口的案例来看,结果都不会特别乐观。在所有救援案例里,存活率甚至不到10%。但面对一个个体的生死,这不是比例问题,它只是能救活与不能救活的问题。
我们常常会问,为了成功,我们能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但似乎从来没有问过,如果我们失败了,能不能承受这个代价?你能接受九成失败的代价,就有可能获得一成成功的概率。很多的时候我更愿意说,如果我能救活它,我为什么不去救?
上升到更高的高度,我们经常会说“生态文明”,如何理解?我觉得就是我们对一个生命的看法。而我们社会所有的救援网络响应,或者说我们愿意付出的行动,就是直接呈现了我们愿意为此做出多大的牺牲或者代价,而且我们要面对的是——真的有可能会失败。
如今经常出现误入内河事件,能否专门成立一个白海豚救援应急小组?有专家队伍,有标准流程。现在已经有这么多次案例了,其实完全是可以做一个梳理的。
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让这些死亡的信息“活过来”。如果每次都只是倚赖新闻报道,那过于久远的信息可能都会找不到。能否让这些已有的白海豚死亡案例“活过来”——让它们为新的救援,提供经验,或者希望,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11月8日凌晨,白海豚出现在增埗河段。
“对于我们,它是一条新闻,对于种群,它是一条生命”
“对于我们,它是一条新闻,对于种群,它是一条生命”
南都:白海豚救援,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什么?
郑锐强:在我国的白海豚救护中,最常见的是两种模式,就是政府主导或研究机构主导。但比如说企业或社区,或者就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该怎么介入?
这次的白海豚出没线索,很多都是网友、市民提供的。公众的科学意识也需要经过培养的过程,但是目前大家能及时、主动提供相关的动物信息,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我相信这次白海豚救援过程中,公众起到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更何况他们还没有专业培训过。假如普通人也能有机会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通过每一次的案例不断提升保护意识,那么我相信,之后的公共信息提供也会更到位,而这些信息,将会对救护时机和决策的把握,起到重要的作用。
回归这一次的白海豚救援,对我们任何一个研究机构或新闻机构而言,它就是一条新闻,但对于一个种群而言,它就是一条生命。
如果此次的白海豚确认死亡,那下一次我们就不应该让类似事情再发生。如果有机会救活海豚的话,我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好。只要我能救活海豚一次,我可能一辈子都会觉得很高兴。
11月8日下午,白海豚出现在石井河段。
目前,广州市渔政部门仍在持续开展搜寻,市民如发现中华白海豚相关信息,可及时拨打电话联系反映(020-86393467)。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韬 黎湛均
(南方周末记者赵明亦对本文提供帮助)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