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中国茶 | 《汲江煎茶》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从取水、煎茶到饮茶的全过程,构思奇特,描写精美细致。
《汲江煎茶》
苏轼〔宋〕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展开全文
诗
蕴
茶
香
诗人兴起想饮茶,便带着水瓢,亲自到江边钓鱼石上汲取深江的清水。去时正当夜晚,天上悬挂着一轮明月,月影倒映在江水之中。用瓢舀水,仿佛在舀明月,倒入瓮中;再用小勺分取,装入瓶中。
煮茶最好用流动的江水,并用猛火来煎。待水煮开投入茶末,雪白的茶乳在茶锅中翻滚,茶便煎好了。将茶水慢慢斟到茶碗里,茶水碰撞着碗壁飕飕作响,像风吹过松林的松涛声。
卢仝诗说茶喝三碗可以治“枯肠”,苏轼却觉得三碗还不够。诗人坐在春夜里细饮慢品,听着寂静山城里传来长短不齐的报更鼓声,思绪万千。
来源:中茶博宣教文旅部
编辑:屠洁杰
参考文献:《茶经述评》、
《茶诗三百首》、《历代茶诗集成》
初审:屠洁杰、章悦
复审:赵燕燕
终审:林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