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融资变奏?监管再出手,两大交易所两个月现零受理
“适当收紧上市公司再融资。”时隔两个多月,沪深交易所再度剑指再融资。
此前8月,证监会发文明确当前再融资监管的总体要求,其中要求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三大交易所官网看到,9月、10月两个月,沪深交易所同时出现了再融资“零受理”情况,北交所仅受理了3单。
市场短时经历阵痛,在业内看来,此次优化安排对频繁过度融资、“蹭热点跨界扩张”等情形严格监管,引导上市公司理性实施再融资。再融资节奏如若放缓,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资金面。
再划多条红线,两个月再融资“刹车”
11月8日,沪深交易所再给再融资戴上“紧箍”。
此次优化再融资安排主要从五大方面出发,一是严格限制破发、破净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资;二是从严把控连续亏损企业融资间隔期;三是上市公司存在财务性投资比例较高情形的,须相应调减本次再融资募集资金金额;四是从严把关前募资金使用;五是严格把关再融资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主业的相关要求。
对此,沪深交易所有关负责人称,适当收紧上市公司再融资,是充分考虑当前市场承受能力,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与同期发布的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等政策措施的内在精神保持一致。相关安排将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上市公司专注企业经营,改善市值。
今年,监管对再融资出圈,早有动作。8月27日,证监会宣布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明确当前再融资监管的总体要求。
彼时,证监会同样划出多条红线,包括对于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额再融资,实施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发行时机。突出扶优限劣,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此外,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展开全文
两个多月时间,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或许已有波澜。贝壳财经记者从三大交易所官网查询,9月、10月期间,沪深交易所同时出现了罕见的再融资“零受理”情况,北交所仅受理了3单。相比之下,去年9月、10月两个月上交所合计受理再融资15单,深交所受理再融资多达34单。
监管加大对项目的质量把关,再融资终止案例同样成为焦点。
贝壳财经记者粗略统计看到,北交所9月初刚刚受理的昆工科技再融资已终止。沪深交易所8月以来已经有18家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处于终止状态,而今年年内再融资终止审核数量为41家。其中,主要集中在主板企业。
从再融资终止理由来看,上市公司主动申请撤回占绝大部分,即发行人和保荐人主动申请终止发行上市审核。目前,仅华通线缆一家的终止理由为审核不通过。
据Wind数据显示,9月以来,A股再融资节奏出现了“放缓”的迹象,新增实施再融资家数为79 家,合计募集资金737.74亿元,而上年仅9月、10月两个月,A股再融资上市公司达89家,募集资金达1635.83亿元。
医药、机械设备等行业或受影响,新规落地提振投资者信心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新规下A股市场再融资规模或进一步收敛,按新规表述并结合一定的假设,初步估算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行业可能受限的公司数量较多;银行、非银金融、石油石化、医药生物、交通运输等行业可能受限的公司市值规模较大。
不过,为了保障上市公司合理融资需求,交易所也作出了三大安排,符合国家重大战略方向的再融资不适用本次再融资监管安排;融资金额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净资产的20%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董事会确定全部发行对象的再融资不适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相关监管要求。
中金公司表示,历史经验显示再融资节奏如若放缓,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资金面。优化再融资规则落地,是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要一环,对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改善投资者中长期回报预期、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维护良好市场生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华泰证券认为,整体来看,此次优化安排对市场关注的频繁过度融资、“蹭热点跨界扩张”、大额前次募集资金闲置等情形严格监管,引导上市公司理性实施再融资。
此外,平安证券认为,本次优化再融资监管安排规则的落地,短期有利于维护市场投融资平衡,保障二级市场平稳运行,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做好经营;中长期有利于维护资本市场良好秩序,引导资源向优质上市公司聚集,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实现金融高质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杨许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