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作者:堂牧师 分类:电力安全 时间:2023-11-10 阅读:34

早就已经在舆论场中缄默不言的文艺青年们,最近突然迎来了一场久违的线上团建。

契机是听说高分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即将在国内翻拍。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原片讲了两个志趣相投、品味契合的东京男女,在社会压力的磋磨下逐渐变成平庸的普通人,被影迷们概括为教科书式“文青爱情的死掉”。

一听说要翻拍,多少自嘲“前文青、真社畜”的网友已经按捺不住,纷纷发挥聪明才智写起了国内各个城市翻版。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在北影节的资料馆午夜场相识,在金谷园的饺子馆分手”(北京版);

“以前看完午夜场后在光谷大道上打车,在因为光谷太远拒绝去看柏(bǎi)林电影周”(武汉版);

“一起在梧桐路租房,分手多年后在街拍号上看到两人去安福路逛街的倩影”(上海版)……

展开全文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在外人看来,这些地名罗列在一起仿佛报菜名般荒唐。

但不耽误曾经短暂当过几年“下班看小说周末逛展览、熬夜抢音乐节票的文艺青年”的当事人们狠狠代入。

哪个年轻人聚集的大城市,没有几个被誉为“文青圣地”的地方呢?

或许是每个月都要按照老板品味重整书架的独立书店,是只邀请小众乐队Livehouse,甚至是某个市中心公园的安静角落。

别人嘲笑年轻人没钱还要穷溜达,却不知道尚未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的年轻人多需要这种“精神老家”。

“挤早高峰地铁时觉得自己是庞大机器里的零件,但在这里,只感觉整座城市都是我的。”

01

每个大城市,

都曾有文青的快乐老家

能不能被“花束般的恋爱(xx城市版)”里的地名戳中,第一取决于你有没有当过文青,第二取决于你是否在这个城市生活过。

一位毕业后在成都定居的网友就表示,“上海版看得莫名其妙,成都版看得我要流泪。”

那些看似拗口的地名,原本是当代文青用来筛选同类的暗号。

如今却构成了一幅“城市文青周末路线图”,国内每个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画像。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北京的版本大概是这样的——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十几年前的经典老片,去798逛展览遛弯、万圣书店买书,在胡同里呆一晚上听地下乐队声嘶力竭;

上海的版本是去浦东美术馆看脱口秀、话剧,租房一定要住梧桐区,晚上在长乐路的马路牙子上蹲着喝酒,每天早上去苹果花园排队买隔夜面包;

成都文青爱去纽空间看乐队拼盘,武汉文青热衷于参加本土电影策展“独放”的观影活动。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深圳文青……啊不好意思,深圳好像没有文青,大家都在专注搞钱。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能成为“大城市文青们的心灵老家”,大多要具有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个是花不了多少钱,但可以体验感拉满。

比如几年前的Livehouse票价标准是50块正常、260元封顶;随便一场美术展览,花几十块能逛一整天;

脱口秀只要演员不是大咖也能百元内搞定票价,时不时还有可以不花钱的开放麦。

只有话剧和音乐剧相对较贵,但咬咬牙省出一张后排座位的钱还是有的。

不像如今人满为患的网红咖啡店,动不动就“不消费不让拍照”。

你大可以在藏在巷子里的黑胶唱片店、独立书店里旁若无人地逛它个七八次,才视若珍宝地捧回一张喜欢的光盘。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每到周五就挤满刚毕业打工人的小酒馆里,一杯三四十块的酒可以打发整整一个晚上。

反正年轻人虽然囊中羞涩,但却总共有大把大把的时间。

另一个必要条件是,这类地点往往不能太封闭、但也不能太开放,要有一种“私人的公共感”。

其公共属性在于低门槛,是在大城市没人脉、没渠道的年轻人可以轻而易举接触并加入的。

而私人性,体现为满足了年轻人精神共振的需要——

是合口味的书单也好、喜欢的乐队也好、爱看的电影也好,总之是一些能够彰显品味、爱好的事物,让人产生一种“自己人”的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有时来源于某个独立书店的老板选书品味,跟自己不谋而合。

比如武汉著名“跳星星书店”,因为每月都会根据不同主题上架书籍、更换陈列、搭配歌单,被很多粉丝亲切地描述为“人和书的相遇”。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有时候来源于空间内一种“遍地熟人”的安全感。

比如北京的跳海酒吧、成都的家吧酒吧,踏进去仿佛就进入了年轻人的同好狂欢现场。

“很像十几年前的青旅大厅,大家年纪差不多、受教育程度差不多、平时的精神消费也差不多,哪怕是陌生人也能迅速聊起来。”

虽说归根到底都是消费行为,但年轻人在这些“文青精神据点”里获得的,显然是更复杂、更私人的体验。

02

“精神据点”一火,

我再也消费不起了

“精神据点”说起来挺花哨,但细想想也不算是文青限定。

有不少人回忆,自己虽然跟“文艺”俩字从来不沾边,但刚毕业在大城市独居的那几年,也照样会关注一大堆艺术展览、电影策展类帐号,在独立书店或者私人咖啡厅一呆一下午。

去年北京的朝阳公园成为年轻人的野餐圣地,今年大学生扎堆在市民公园、公共广场里玩猫抓老鼠。

从某种程度上,这些“精神据点”是年轻人跟一个陌生大城市保持联系的方式。

也是他们想以各种方式,把自己的世界从贫瘠出租房扩充出去的一些的努力。

在同龄人、相似背景、重合爱好构建起的场域里。

哪怕只是最最浅层的那种精神共振,依然能够让人产生一种“在生活而不是生存”的感受。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在某个小众影展现场跟身边的陌生人在同一秒发出爆笑,在某个天气晴朗的周末约个互勉拍照……

有这样的时刻,就不会觉得自己只是无情的工作机器,陷在日复一日的琐事与独自一人的孤独里。

如今很多人会羞于提起自己也曾是个“有点精神爱好”的人。

总觉得对面会似笑非笑地说一句,“啊,文青嘛,我懂得”。

靠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来构建自我样貌的叙事,在互联网上早就被解构了无数遍。

就像那些被编进段子里的地名——北京的蜂巢剧场、上海田子坊、武汉的Vox Livehouse。

这些曾被冠上“精神据点”“快乐老家”的文青乌托邦,如今都在迅速消解。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有的消解是物质层面的。

比如前两年的独立书店关闭潮:北大门外的万圣书店迫于人力和房租成本,这几年来一搬再搬;跳星星书店也在今年2月宣布暂时休业……

多抓鱼之前在线下书店增加卖衣服、出租工艺品摊位的业务,也被不少人批评“太网红化”。

但大城市越来越高的生活成本,决定了这些精神据点注定靠情怀支撑不了太久。

也有的消解是在精神上的,或许也是更“致命”的。

这几年国产综艺的发掘、社交平台的发展,让很多曾带给年轻人“私人感”的小众爱好,变成人人争相打卡的流行文化。

地下乐团成员、喜剧演员一个接一个的爆火,电影节、话剧演出也变的一票难求。

当这些原本的“精神寄托”成为由商业规律主导的生意,也就注定了他们无法再用年轻人付得起的价格,提供安放心灵的公共空间。

文青、前文青们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精神老家”已经崩塌?或许是突然发现自己根本抢不大电影资料馆的票。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或许是好不容易想去Livehouse看场拼盘,发现价格已经涨到了自己难以承受之重。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又或许是好不容易在胡同发现了一家很有意思的小店、某个摇摆舞派对,想着以后可以周周都来交朋友、发泄压力、消磨时间。

结果两周之后就成了某书必打卡网红项目,里面挤满了举着手机拍照、拍短视频的博主们。

原本年轻最珍贵的地方就在于虽然没钱,但也不太在意物质上的相对窘迫。

喜欢的书和电影、常去的小店、有一棵好看银杏树的街角,都是不用花太多钱、只需付出心力就能够获得的东西。

大城市丰富的文娱活动,曾经接住了这样的需求。

但随着“精神据点”一个接一个坍塌,找到新的似乎越来越难了。

03

大城市向年轻人开启的门缝,

正在悄悄合拢

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曾认为一线城市对年轻人是充满“温情”的。

尽管生活是张冷酷无情的大网,但大城市这张网的空隙足够大,足以暂时安放年轻人的肉体、精神和友情。

上周演员马修派瑞去世,有人提到《老友记》中那个楼下有咖啡店的公寓,至今仍是他心中最完美的都市生活。

远离催婚的父母、恼人的亲戚,身边只有同事、密友、合租室友、约会对象……一个年轻人凭自我选择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体系。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当然,很快大家就意识到自己根本租不起剧里那么大的公寓,于是这场“逐梦北上广”的憧憬又出现了降级版本。

比如像《失恋33天》里的黄小仙儿那样,就算永远也买不起新天地里的东西,也不耽误在商场天台上享受灯火璀璨的好风景。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或者更像是没那么市侩的《北京女子图鉴》。

哪怕居住在终年不见太阳的8平米北向次卧里,但走出房门后有风景美妙的市民公园,有几十块钱就能看一场的演出,有随便翻阅不会被老板赶人的书店。

每一样都比那间合租房重要多了。只要还有这些廉价的幸福存在,你就不能说这座城市跟自己毫无关联。

这种关联当然是脆弱的、有期限的。就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做不到甘愿手头拮据,一辈子靠着头脑里的文艺浪漫泡泡活下去。

22岁影迷的快乐是不错过大城市里的任何一个电影节,32岁影迷的快乐是在自己几千块一平米的宽敞客厅里,用投影仪播放收藏了几个T老片的硬盘。

更多人变成了平庸的个体,甘愿让有限的精力被工作、家庭等“正事”瓜分。

不再凭借着最纯粹的爱好来驱动生活,也不再需要那些从爱好中寻求到的精神共振。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但原本每一代年轻人都需要这样务虚的时光。

那是象牙塔和真实社会之间的缓冲地带,在里面尝到的甜头和苦头都是稀释过的。

他们在这里享受任性的特权,也寻找人生的方向。

直到有一天试用期满,或是丝滑地被这座城市接纳,或是融入不了最终离开。

可如今不只是城市里可以安放精神的公共空间变的奢侈。

年轻人本身都已经轻盈不起来了,压力早在他们走进社会之前就已经真实可感。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青旅里已经找不到几个跑遍世界的年轻人,反而挤满了找工作的社畜;

相比于横跨半个城市看一场演出,大学生多刷两套题才是正经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场有关国内版《花束般的恋爱》的段子狂欢,或许也是对那种轻盈生活的最后一场缅怀。

毕竟相比于鲜切花束,普通人早就把日子过成了一盆仙人掌——虽然打从一开始就灰突突,但还得努力活着。

刚官宣恋情,嘲讽他俩的“缺德段子”就先火出圈了

不过在最后还是不死心想问一句,你在生活的城市里是否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呆着就很安心?

欢迎在评论区跟我们分享,给所有人一点拥抱生活的希望。

打工人下班冲向夜校,全国网友羡慕哭了。更多神仙课程,点击视频看看吧↓↓↓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大城市越来越冷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