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居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榜第四名

作者:堂牧师 分类:电力安全 时间:2023-11-10 阅读:58

在10个副省级样本城市中,2022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最高的为广州,成都次之,杭州、南京分列第三、四位,武汉紧随其后名列第五,样本中的副省级城市会展业发展态势相对稳定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从10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到第十九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从第二十六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到第八十一届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在打造“国际会展之都”的路上,10月26日,成都再次迎来高光时刻:位居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榜第四名。

成都居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榜第四名

2023中国会展城市产业合作大会暨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数发布活动现场。成都市博览局供图

10月26日在成都举办的2023中国会展城市产业合作大会暨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数发布会,不仅发布了2022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还举行了城市会展业创新成果分享及全产业链政企合作交流会、会展全产业链跨区域合作洽谈会等活动,国内会展城市、国内重点会展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共商会展大计,共谋产业合作,共享城市发展。

在会展全产业链跨区域合作洽谈会上,为持续推进城市会展全产业链合作与共享、深化会展业跨区域合作,四川天府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天一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会展中国》、上海我为展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东货满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湖南帝爵国际会议有限公司、湖南立豪国际展览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会展全产业链跨区域合作倡议”,决定并倡议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联合营销、专业培训等六个方面开展合作,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来进一步推动会展产业链的发展,实现行业的繁荣和进步。

着重考察城市会展业“竞争力”

随着中国会展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城市会展业已经从传统的展览展示向会议、论坛、节事、活动等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助推城市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国内各大城市也在积极推进自身的会展政策、设施、支撑体系,多维度促进会展产业整体实力提升。同时,城市会展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如数字化会展发展态势突出、会展业态发生深刻变迁、会展形式更加多样化多元化、“会展+”与“+会展”效应日渐明显等。

成都居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榜第四名

展开全文

发布、解读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数2022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成都市博览局供图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淮表示,2022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采集到符合统计标准的有效样本城市105个;同时,基于会展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协会对2022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更加着重考察城市会展业的竞争力,增加了会展企业竞争力、会展基础设施竞争力与城市会展业综合服务竞争力三项评估指标。

姜淮解读,在10个副省级样本城市中,2022年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排名最高的为广州,成都次之,杭州、南京分列第三、四位,武汉紧随其后名列第五,样本中的副省级城市会展业发展态势相对稳定;成都作为西部中心城市之所以位居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榜第四、副省级城市第二,原因在于其展览业、会议业与会展政策耦合发展,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国家级与国际性会议发展指数、政府出台的会展业相关支持政策等竞争力指数,均位居全国前列。

“从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体得分与折线图不难看出,在反映城市会展业发展基础与发展潜力的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指数中,2022年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广州、杭州、成都、南京与武汉,这5个城市存在着较大的经济体量、丰富的文化资源、较为突出的产业特色以及较高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等优势因素,所以具有比其他城市更有利于会展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基础。”姜淮说。

记者在指数报告发现,在反映城市会展业人才储备、研究水平与政府作为的综合服务竞争力指数中,2022年广州、成都与杭州名列前茅,具有显性竞争优势,而这三个城市设置会展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开展会展研究的研究机构数量,以及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与会展产业研究的水平,都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更为重要的是,这三个城市在政府层面也高度重视会展产业,都出台了系列支持本地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展兴,百业兴。“不只是成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涌入这条黄金赛道。”姜淮坦言,提升城市会展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既要增强城市整体宏观环境竞争力,又要提高会展业产业与企业的竞争力,还要持续提升城市会展综合服务能力。

产业特色融入会展业发展

会展活跃度是反映经济景气度的重要指标。2023年以来,随着人流物流加速流动,各地会展经济持续火爆。统计数据显示,1—9月,成都举办各类展会活动810场,展出总面积1011.3万平方米,会展业总收入1120.7亿元,会展业主要指标均超2019年同期水平。

“办好一个展,提升一座城”,正成为众多城市的共同追求。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成都何以突围?除了集聚展会资源、培育经营主体、加强场馆配套等,更重要的还在于发挥比较优势,凸显城市特色。

“近年来,成都市以国际会展之都为目标,围绕产业生态集聚、要素资源共享、内外市场联通、基础功能优化、城市名片打造,推动会展经济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不断提升。”成都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成都拥有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等场馆8个、会议型酒店675家、酒店房间总数约15万间,具备举办各类主场外交活动、国家级国际性重大展会的能力;成都的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已与7家全球会展业十强企业开展合作,英富曼、塔苏斯、瑞士迈氏、法国智奥、意大利展览等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在蓉设立独立法人机构或区域总部;以四川天展集团、世纪城会展集团、励翔国际会展集团等链主企业带动54家独立组展企业集群发展,全市现有场馆运营、创意策划、主场服务等重点会展企业658家。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首席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国际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储祥银观察到,将当地产业特色融入会展业发展,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城市探索的主题。特别是在西部城市中,产业会展已成为当地名片,诸如成都软洽会、成都国际车展的举办,不仅起到了会展业的“1:9拉动”和“城市面包”作用,更重要的是,会展综合影响力起到了巩固城市品牌定位的作用。

成都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用好成都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综合效应,持续推动会展与餐饮、旅游、文创等行业融合,构建多元消费场景,丰富活动形式内涵,激发市民消费热情;以重大消费类展会活动的举办为牵引,全方位联动城市资源,将会展活动延展为“城市盛会”,以特色造展会、以展会引流量、以流量促消费;以展营城引领潮流,聚焦消费热点、消费潮流、消费需求,积极举办各类“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策划举办大型消费类展会100场以上,全力拉动全市住宿、餐饮、旅游、广告、物流等服务业增收。

同时,成都将大力探索智慧会展建设、数字经济赋能等发展方向和服务模式,推广减碳科技运用,积极引进培育装配式展陈、新型显示等新型会展装备研发生产企业,推动会展经济绿色化、低碳化、智慧化,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成都力争举办重大展会活动数量超过1200个,展出总面积超过1450万平方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