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没人觉得不对劲吗?警惕这两位中国教授!

作者:堂牧师 分类:电力安全 时间:2023-11-10 阅读:44

原创 | 热闻集结地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

互联网上同情巴勒斯坦人民的人比较多,但有极个别人,他们故意对加沙战争的残酷及其背后复杂的历史和现实情况采取忽视的态度,不讲是非曲直,也不管历史经纬,一味讲以色列人聪明、道德高尚、团结和科技发明成就,以此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大规模屠戮平民的行为做辩护。

司马南:没人觉得不对劲吗?警惕这两位中国教授!

请问可以这样无耻地美化以色列吗?可以这样为加沙的屠杀做辩护吗?我这么说不是泛泛而谈,是因为我看到某个疑似与以色列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教授的言论,他很可能是以色列豢养的“名嘴”之一。因为他为以色列做的辩护堪称毫无底线,也没什么学术素养。

这种人把以色列当主人,汪汪汪叫个没完,他们为什么可以在中文互联网上畅行无阻呢?有朋友告诉我,这人在国外的互联网平台上也相当活跃,我怀疑这个人是超人,他怎么有那么大的能量,写出那么多篇道德美化以色列的文章的呢?

还有一位来自首都北京那所最著名的大学的某教授,他也在道德美化以色列。他在那儿滔滔不绝讲道理,在演讲中大讲巴以冲突的来源,引入185根线头在一块儿编辫子,编来编去,核心的意思就是说,巴勒斯坦活该,以色列不但占据着军事优势,而且还应该占据道德高地。

司马南:没人觉得不对劲吗?警惕这两位中国教授!

展开全文

上面提到的这两个人,前者主要从事中以跨文化比较研究,后者则是搞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两人都不是巴以问题方面的专家,并且他们几乎只有情绪输出,只有立场站队,只有替以色列的单方面辩护。这两个人的头衔都不小,所以其言论误导了很多老百姓。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今天无条件站队以色列的人,前不久他们也一直在无条件站队乌克兰。无条件站队以色列和乌克兰,其实归根结底是无条件站队美国,也就是在他们心目中,美国总是对的,中国都是不对的。

这类人是名副其实的恨国党,还有个温和些的词儿——历史虚无主义,也可以描述他们。在他们眼中,中国都是不对的,洋人都是对的。美国代表洋人,所以美国永远是对的。这些人现在还在顽强发声,据说在一些知识分子当中影响很大。

司马南:没人觉得不对劲吗?警惕这两位中国教授!

对待这类荒谬的言论,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盲目进行情绪输出,而是要有理有据地指出其错误之处,“阜成门六号院”的文章很好地驳斥了这些人的谬论。简单归纳一下,关于加沙战争的事情,这类人主要是讲以色列有理,而巴勒斯坦没理。

比如他们提出,巴勒斯坦这块土地,本来是没人定居的“无主之地”,现在生活在这里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是近代迁徙过来的,因此,犹太人对这块儿地有天然合法拥有权。

首先,巴勒斯坦这块土地怎么可能没人定居呢?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且其北部地中海气候区降水丰沛,怎么可能是“无主之地”?

其次,从历史上看,罗马人、希腊人和波斯人都曾定居此地。7世纪以后,这里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1878年,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次人口普查表明,当时该地区的总人口约为47万人,其中阿拉伯人数量为40.4万,占总人口的86%,而定居在此的犹太人只有约1.5万人。

19世纪由于欧洲各民族的迫害,犹太人产生了复国主义思潮,数十万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陆续大肆购买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但一直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土地占有率为30%左右,人口占比也仅有7%左右。

近来网上广泛流传着一张照片,图片直观展示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被以色列人蚕食的情况,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地区以7%的人口,占据着约1/3的土地,竟然还不知满足,一直在蚕食周边土地。大肆声称自己不是强盗?

司马南:没人觉得不对劲吗?警惕这两位中国教授!

人家阿拉伯人在这儿住了2000年,用最保守的方式估计,也算住了1300多年了,你以色列过来高价买了一些土地,挤进来不走了,然后就说这地方是你们家的,不是强盗,是什么呀?

就像一个村子,咱们家在这儿生活了2000多年了,传了多少辈儿了,突然间来一个人,拿着本儿书,说根据这本书,他们家3000年前,2500年前住在这儿,这地儿他们的。然后花高价在你们家旁边买地,对你实行奴役,还修高墙把你们家圈起来。

司马南:没人觉得不对劲吗?警惕这两位中国教授!

他仗着后边有大个子罩着他,就任意屠杀凌辱当地的原住民,这样的人不是强盗,什么人是强盗?这样的人不是侵略者,谁是侵略者?事实如此,这两位中国教授,您竟然好意思为以色列做道德辩护?

#外媒:轰炸加沙耗费以色列20亿美元##加炒作军机遭中方拦截 国防部回应#

参考文章|阜成门六号院

责任编辑|贝塔 胡言

部分图片|网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