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真相!天津某大学“真假贫困”声明遭质疑,谁动了贫困生的助学金?
“天津助学金”这个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新闻刚刚被曝出来,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支持这位实名举报学校的小苏(化名)同学。
图源:当事人视频账号
视频中,小苏称自己是个孤儿,平时连个水果都舍不得吃。
而这位顶替了他的同学,俨然是一个脚踩名牌鞋,手拿苹果手机的非贫困生。
孤儿建档立卡户家庭的孩子,被穿AJ同学挤掉助学金名额?
怎么听,都是学校在评定流程上出了问题。
“助学金首先给建档立卡!这不是铁律吗?”
“第一次听说助学金评定还要选举投票,难道不是谁最困难就给谁吗?难不成是看谁人缘好,谁就贫困?”
网友们对于学校助学金名额评定流程表示质疑:
图源:百度新闻评论
展开全文
图源:微博
昨日(11月6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公布了该事件的调查结果:
表示不存在国家助学金名额遭“挤占”情况、未发现材料作假的情况,未发现“渎职及滥用职权”问题。
学校内部流程出现问题,当事人头铁闹上热搜。
于是,为了平息舆论压力,校方决定自查自纠,又一个“鼠头鸭脖”happy ending。
这也是有范君一开始并没有想跟踪这件事的原因。
但如今,校方站出来辟谣了,大众的关注点也逐从最早关注“助学金”评定进而发展到了网暴当事人的程序了。
有人爆料当事人小苏使用几千块的笔记本电脑和IPAD;
还有人质疑他吃不饱饭为啥不去做兼职,更有网友扒出了小苏的身世背景,称其有四个姐姐,根本不算贫困......
这个事件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多的关注,正是因为小苏的遭遇并非个例。
大家之所以这么愤怒,是因为过去这种不公平太多了。
助学金对于真正贫困的家庭完全是雪中送炭,被不配领的人获得,真的不应该!
“我要的不是钱,是公道”
对于学校的调查结果,当事人小苏表示:没有权威部门作证,对调查结果不认可。
图源:当事人微博
很多网友也觉得,学校的通报结果完全是站在保护学校名声的立场,且没有交代整个事件的时间线,所以可信度存疑。
图源: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官方公众号
据悉,小苏在月底就曾上传过举报视频,但10月30日视频遭下架。
图源:网络
直到11月2日,助学金事件才被曝了出来。
同一天,小苏在社交平台发出了自己低保、孤儿的身份证明。
图源:当事人社交账号
据他介绍,自己4岁时父亲离世。
次年母亲改嫁后再无联系,也没有经济资助。小苏有4个姐姐和1个妹妹,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
几年前,爷爷离世,小苏成了家里的户主。
今年9月份,班级里举行助学金评比,一共4个名额。
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往年都在列,今年却被一个经济状况并不困难的同学顶替了。
小苏质疑其中有舞弊情况,便找到学院和辅导员反映,希望学校调查。
学校表示会对此进行调查,并承诺给他评定国家二等助学金(3000元左右)。
而针对于网友说的,贵价电脑和IPAD,小苏则回应称,专业需要。
图源:封面新闻官微
在此期间,小苏的室友找到辅导员,要求他搬离宿舍。
图源:二三里咨询官微
或许是因为小苏的执着,他接二连三在网上讨要公道,一方面让他得到了大众的同情,而另一方面也遭遇了流量的反噬。
事情兜兜转转,他不仅没有等来他想要的“公道”甚至等来了公众的反水。
真假贫困生,受害者必须“完美”
一个是AJ+IPhone Pro,一个是ROG+IPAD,学校说“都穷”。
随着事件的发酵,情况也变得复杂起来,网友们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
首先是那位AJ舍友的问题,一直被回避,自始至终并没有露脸,更没有相关资料。
图源:当事人上传视频
而关于小苏同学为何没有被评上助学金名额?
有人则表示,21年、22年评上了二等助学金,结果转身就买了8500元的游戏本,所以今年评分下降很正常。
“如果说电脑是专业刚需,那么21年的时候有闲钱买3900多的ipad,为什么不买电脑呢?”
图源:微博
面对这两位贫困生的身份,大家越来越在心里打个问号。
有的网友表示,自己上大学的时候,班级里家庭情况不好的同学因为路费很贵,所以假期一般都会选择留宿打工赚钱,不敢回家。
“家庭条件困难,基本是靠着资助来求学,赚点钱都会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不可能去买高消品。因为他们都穷怕了。”
助学金给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小苏是吗?他的室友是吗?
“果然不站队是对的,继续吃瓜。”
似乎在所有悲剧事件中,都会有这样一个约定俗成,那就是受害者必须完美,否则你所有的发声就是有污点。
国家规定你可以享受补助,但是其他人会问你为什么不去打工;既然是贫困生,那就要守住贫困生的本分。
可是,真贫困和假贫困如何界定?
勤工俭学买手机、名牌鞋,算贫困吗?
四个姐姐,算贫困吗?
有亲戚送礼物,亲戚不能资助他上学吗?
对受害者身上的“瑕疵”的过分警惕,让我们甚至忘了事实和真相。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事实和真相就是,他符合助学金的评定标准,你管他几个姐姐,有没有打工。
大学助学金,不能是笔糊涂账
虽然有很多人觉得,相比社会的复杂性,学校的人际关系是单纯的。但这是从整体上来看,一旦放在个体,食物的两面性就凸显了。
学校的问题,始终还是人的问题。
就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并不善于跟同学处关系。
相比之下,那些知进退,会巴结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同学和老师的好感。
这也是为什么,小苏被同学爆料说他性格不好,说话难听。
但是,他们身上的戾气与愁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生活中太多的不公带来的。
谁不想做人见人爱的王子与公主?
或许在这次事件当中,小苏错就错在了以为学校是那个可以给他公道的“象牙塔”。
但他忘了,这只是一次提前的社会演练。
国家补助,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给贫困的学生提供帮助,解决温饱问题。
如果有人占着坑位,那其他连饭都吃不上的人怎么办?
国家助学金,对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人民日报》曾发布报告称,2022年国家共资助学生1.6亿人,总金额2922亿元。其中国家助学贷款发放571亿元,同比增长32.56%,助学金资助学生1380万人,总金额499亿元。
大学助学金不能是一笔糊涂账!
作为高校,更加有责任、有义务对助学金的发放制定严格、透明、公平、公开的评定机制。
此前,南京理工大学就把在学校食堂每月就餐超过60次,花费不超过420元的学生列为贫困生,直接把钱冲到饭卡里。收到了社会好评。
学校做得好,学生自然都是看在眼里。
“天津助学金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正是因为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有失公允的事情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助学金措施的公信力。
让每一笔助学金都能用到实处,我们呼吁能够严查严打,而绝非自查自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